奇亿注册

你的位置: 奇亿注册 > 新闻资讯 >
新闻资讯
开国少将詹少联的故事2.1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9:30    点击次数:79

詹少联少将: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。1961年晋升少将,时任海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。

一、将军简介

詹少联(1917—2003),原名詹才国,湖北省黄安县(今红安县)人。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。
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列宁学校学员,少共区组织部长,红25军第11师32团1营传令兵、勤务兵,红军黄安大塘湾医院5分院看护,红25军75师224团卫生队看护长,红25军224团卫生队看护长,红25军223团卫生队看护长、团医务主任,红15军团78师卫生处处长、卫生部部长。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“围剿”、长征和直罗镇、东征、西征、山城堡等战役。

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129师卫生部医生、医生训练队队长,129师卫生部医务科科长、太行模范医院院长,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卫生处处长兼白求恩医院院长。参加了百团大战。

解放战争时期,任晋冀鲁豫野战军、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卫生部部长兼政委,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卫生部副部长兼第12军卫生部部长。参加了袭樊、淮海、渡江等战役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军委卫生部干部处处长,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医疗局局长,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兽医局局长兼党委书记,海军后方勤务部、后勤部卫生部部长,海军后勤部顾问。

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,1961晋升为少将军衔。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
2003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6岁。

二、将军生平

詹少联(1917—2003),原名詹才国,1917年(农历正月初四)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二程区(今红安县二程镇)大堰村徐德进湾一个赤贫家庭。

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,任乡儿童团团长。

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在列宁学校学习了8个月后,任少共区组织部部长。

1930年秋,参加工农红军,任红25军11师32团1营传令兵。

1931年任红25军11师32团1营勤务兵。后因病住院,病愈后任红军黄安大塘湾医院5分院看护。

1934年任红25军75师224团卫生队看护长。

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“围剿”。

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,任红25军224团卫生队看护长。

长征到陕南后,任红25军223团卫生队看护长,后任团医务主任。

1935年9月到达陕北后,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,任红15军团78师卫生处处长、卫生部部长。

参加了劳山、直罗镇、东征、西征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。

1937年8月任八路军129师卫生部医生、医生训练队队长,129师卫生部医务科科长、太行模范医院院长,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卫生处处长兼白求恩医院院长。

参加了百团大战。

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兼政委。

1948年5月,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。

参加了襄樊、淮海等战役。

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第12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,参加了渡江等战役。

建国后,任军委卫生部干部处处长,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医疗局局长,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兽医局局长兼党委书记。

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二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二级解放勋章。

1959年3月任海军后方勤务部、后勤部卫生部部长。

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。

“文革”中受批斗。

退居二线后,任海军后勤部顾问(副兵团职待遇)。

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

2003年10月15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6岁。

三、坚决不当医务主任

詹少联年幼丧母,从小跟祖母生活。

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,年仅10岁的詹少联被选为乡儿童团团长。

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起义军最后被迫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打游击,儿童团也被解散。詹少联的父亲是乡苏维埃政府主席,也上了木兰山。

1930年秋,詹少联参加工农红军,在红25军11师32团1营当传令兵,第二年改当勤务兵。

1931年8月,詹少联随部队南下。勤务兵整天围着营部转,劳累加上天气炎热多雨,詹少联病倒了,被部队安排用担架送回黄安后方医院治疗。

没想到,这次住院改变了詹少联的人生。

住院期间,鄂豫皖的红军后方医院黄安大塘湾5分院院长吴子南,看中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小鬼,决定留下他当看护。

詹少联志不在此,还是想回到战场上。最后,还是吴子南亲自出马相劝。

架不住吴子南的软硬兼施,詹少联只好答应留了下来。

就这样,病愈后,詹少联留在医院当了看护,但他一直找机会再上前线。

1933年底,鄂东北游击司令部调詹少联任司令部特务连指导员。他很高兴,但吴子南不干了,他认为找个卫生骨干也非常难。

在吴子南的坚持下,部队妥协了。

1934年,詹少联调任红25军75师224团卫生队看护长,11月随红25军长征。

长征开始时,红25军撤销了师一级编制,军直辖三个步兵团、一个手枪团,共2900余人。詹少联任红25军224团卫生队看护长。

部队进入陕南后,224团撤编,詹少联调任223团卫生队看护长。

不久,223团医务主任因违犯军纪被处决,军医院院长钱信忠决定由詹少联任医务主任。詹少联坚决不干,他认为医务主任必须懂医术,而自己没有文化,更没有学过医,干不了。

几个领导都来做工作,詹少联急得都哭了。医务主任对他来说,是一副难以挑起的重担。

詹少联一再推辞,最后钱信忠急了,说:组织上信任你,你就不要推了。不懂医术可以慢慢学,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的。

就这样,詹少联被“逼”上任。

当了团医务主任,詹少联深知自己基础差,就拼命学习,在战伤外科方面成长得很快。

1935年9月,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,奉命与陕甘红军合编成为红15军团,军团政治部决定调詹少联任223团营教导员。

军团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得知后,坚决不放人。不久,詹少联调任红15军团78师卫生处处长、卫生部部长。

至此,詹少联从事卫生工作已有三四年了,他觉得自己除了一线工作的锻炼外,理论知识只有从一本《实用药物学》上记下的一些药名,这是远远不足的。

直罗镇战役后,部队组织医护人员到军团卫生部学习。詹少联立即提出申请去学习,顺利获得批准。

不久,红军开始东征,詹少联随红15军团到达山西。

部队在石楼双池镇休整时,因伤员太多,师里要他马上回去。不能在军团卫生部学习了,詹少联急得哭了,索性耍起了小孩子脾气:我死也不回去!

钱信忠拿他没办法,只好请军团长徐海东出面做工作。

大局为重,“死也不回去”的詹少联只好又回到了78师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孙国《詹少联:从“门外汉”到战伤外科“一把刀”》